涂晓婷|你为什么要奋斗?这个回答戳中了90%青年的心
青春,是人的一生中最精力旺盛、朝气蓬勃的时期。一个人的青春是奠定一生成就的基石,一群人的青春是民族富强的中坚力量。
负重前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攻坚克难是青春的激昂乐章。翻开青春这本书,无论厚薄,记载的都是值得一生回味的闪光记忆。而要写成这本青春之书,无论长短,青年人唯用奋斗之笔才能写出彩。
同心共圆中国梦,青春奋斗正当时
当前祖国发展已经步入了新时代,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接续奋斗下,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有幸见证了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也亲历了这注定极不平凡的一年。
有人总结说“上半年抗疫,下半年抗洪,前有多国舆论抹黑,后有领事馆被悍然关闭”。特殊艰巨的任务、特殊艰难的打开方式,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过得不轻松,注定要拿出过硬的真招实招,矢志奋斗,打赢这场“硬碰硬”的战斗。
我们看到“95”后、“00”后们学着前辈的样子在除夕夜最美逆行驰援抗疫一线,看到有人刚下高考考场就上了防汛“战场”,有人响应家乡号召自愿返乡支援防汛抗洪。
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姜冰是一名刚满20岁的姑娘,在看到支援一线的报名信息后毫不犹豫地报名,怕家里人担心选择了保密。她说,“面对危险我也会害怕,但我不会后退,因为我是一名护士”。
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连长苏阳本来定好了结婚领证的日子,却紧急奔赴抗洪一线,临走连电话都没给未婚妻打一个。他在堤坝上满身泥泞、连续奋战,在突然见到未婚妻时瞬间泪目。
正如总书记所说:“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滴滴的一代,但现在看,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不怕苦、不怕牺牲。抗疫一线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验人。”他们都和你我一样都是普通人,却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保卫家园壮大后备力量。
青年人正当年华,当时刻谨记青年人肩负的时代使命,以“勇”字当头用“敢”字书写,在危难之际能够挺身而出,把青春奋斗融入时代主题,书写奋斗无悔的青春。
不惧风雨勇向前,青春楷模在身边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新中国走过的峥嵘岁月,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从满目疮痍到锦绣山河,中国人民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在新长征的路上,一样有难啃的骨头、依然有难关险隘,唯有不惧风雨迎难而上,奋力攀登勇向前,才能朝着美好一步步迈进。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疫苗研发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在7月28日全国公共卫生学科发展院长论坛上,陈薇院士在对当前的新冠肺炎候选疫苗工作的回顾中指出:目前我国的新冠候选疫苗是唯一一个单针接种起效的疫苗,同时证明可在老年人群中成功产生抗体,不良反应的发热率远低于其他疫苗。
领先的疫苗研发技术和顺利的临床试验进展给全国乃至全球人民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这一切离不开陈薇院士及其团体。他们不畏惧艰险、不计个人安危、不放松技术要求争分夺秒地苦战疫苗研发,为保护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像陈薇院士这样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期待而不懈奋斗的人还有很多。总所周知我国发展北斗导航系统的过程充满了艰辛,终于在今年6月23日,我国北斗系统第55颗卫星顺利升空,属于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顺利组网成功了!这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从共享单车到智慧农业,北斗系统将极大便利人民的生活。
在研发的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林宝军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其平均年龄只有31岁,可以说是我国科学界里的新鲜血液,他们面对关键技术不懈努力攻关,仅仅花了3年时间就攻克了美国GPS系统花了20年时间才攻克的技术难题,让我国在卫星导航系统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
“真正担起民族重担的,从来不是光鲜亮丽的流星,而是默默耕耘的国士。”他们的青春是不惧风雨勇向前的传奇,也是值得我们追崇的楷模。
扬鞭跃马无止境,匠心不改永青春
现在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高端人才。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美国忌惮华为的5G技术,在关键技术上对华为断供。
现在国外科技公司已经在生产5纳米的芯片,并在研究2纳米的技术,而我国目前还在研究28纳米的芯片技术,而且预计还要2年才能成功。虽然华为已经储备了很多5纳米的芯片,但这些芯片用完了怎么办?
现实真的很残酷,谁让我们技术不够。
偏偏这个奔跑的时代最要紧的就是人才,中国太需要本领技术过硬、精通业务知识的人才了。
央视拍过一个叫《大国工匠》的专题片,记录了各行各业岗位上优秀的普通人。
焊工未晓鹏修炼出了一手绝活,不管眼前如何火花四溅,他手上的焊枪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晃动,焊接核电站高压管道100%合格,最大程度保障了核电站的环保、安全运作。
徐立平面对装满炸药的航天固体发动机燃料,屏气凝神做整形,一张纸的厚度用手摸一下就能整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药面,整形产品合格率100%,安全事故为零。让火箭、导弹、神州遨游一件件“大国重器”华丽绽放。
中国有无数这样兢兢业业工作的普通人,焊工、船工、电工、医生、警察、护士、快递员……
他们看上去似乎不是什么伟岸的人物,但是他们对待工作严肃认真、从不停止学习和钻研,最终“干一行精一行”,成了那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
曾经有同学问我:我们国家怎样才能变得更好?
事实上,美好的生活要靠双手创造,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个体价值、家庭梦想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一个个青年人能够在岗位上不断汲取知识、凝练经验、精湛技术搭建起不断向上的阶梯,汇在一起就能聚成持续向前的势与能,让国家可以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把事干好,不出错、不打滑已是为国家做贡献。肯持续努力,有多大的量就放多大的光,就一定能更好。
于此同时,青春也并不是年轻人的专有词,而是所有奋斗者的代名词。
当百岁教师潘懋元坚持亲自上“网课”,与时俱进的他“过尽千帆依旧少年”,当89岁的袁隆平坚持下田、刻苦钻研,奋进在逐梦路上的他仍然年轻。当83岁的钟南山义无反顾、再次出征,奔走在抗疫路上的他依旧青春。
青春,不是某一年纪,而是某种姿态。愿我们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始终心怀热血、一往无前;无论见过多少黑夜,都始终心向阳光、为爱拼搏;无论度过多少岁月,都匠心不改,精益求精。
在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在开学典礼上发出了振聋发聩的三个问题:
“你是中国人吗?
你爱中国吗?
你愿意中国好吗?”
我们心里都有一致的肯定问答。
“你是中国人吗?”“是!”
“你爱中国吗?”“爱!”
“你愿意中国好吗?”“愿意!
愿你我砥砺奋斗,
共建繁荣富强的大中国!
文案 | 涂晓婷图片 | 网络排版 | 张艳
作者简介:涂晓婷,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教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相关文章推荐